2025年 10月 15日
全球葡萄酒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欧洲需求的下降,亚洲,尤其是中国,正在成为一个重要市场。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中国消费者如何对进口葡萄酒做出决定,重点关注葡萄酒原产国的影响。
这项研究由周奕辰女士和高丽莎教授领导,对 298 名中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对葡萄酒原产国的认知如何与品牌形象和感知质量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购买意向。研究人员发现,原产地信息在中国消费者评价和选择进口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葡萄酒在中国一直与奢侈品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通常作为馈赠礼品以示尊贵。然而,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随着葡萄酒越来越融入日常餐饮和烹饪体验,中国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这种转变意味着,虽然外国葡萄酒的声誉仍然重要,但消费者也在权衡品牌声誉和价值。
研究采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分析了对一个国家的热情(友好、合作)和能力(能力、可靠性)的认知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德国被选为被认为能力强但热情度较低的国家,而希腊则被认为热情度高但能力较低。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热情和能力的感知会影响他们对这些国家葡萄酒品牌的看法。对能力的高感知导致对质量的更高期望,从而增加了购买意向。同样,温情对品牌认知和购买意愿也有积极影响。
这些发现对针对中国市场的葡萄酒营销人员具有实际意义。强调与葡萄酒原产国相关的积极属性,如传统、专业或热情好客,有助于品牌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例如,德国葡萄酒可以以其卓越的技术为卖点,而希腊葡萄酒则可以突出文化的丰富性和友好性。
研究还提出了零售以外的机会。葡萄酒生产国可以在旅游营销中利用其声誉,将当地的热情好客和酿酒传统与积极的国家形象联系起来。这种方法可以吸引对与饮食相关的真实体验感兴趣的游客。
中国的酒店业,如餐厅和酒店,可以利用原产地线索来加强其葡萄酒项目,为客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为消费者了解不同葡萄酒及其原产地背后的故事提供了更多渠道。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不断发展,了解驱动消费者选择的因素对于全球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至关重要。周和高的研究强调了国家形象在塑造中国消费者质量和品牌价值观念方面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对葡萄酒产地的有效宣传可能会成为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