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9月 17日
十年前,安海斯-布希-英博公司(Anheuser-Busch InBev)斥资 1100 亿美元收购了 SABMiller 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这笔交易由时任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布里托主导,并得到了巴西投资公司 3G Capital 的支持,被视为主导全球啤酒市场的大胆举措。SABMiller 将比尔森啤酒(Pilsner Urquell)和佩罗尼啤酒(Peroni)等品牌纳入百威英博的产品组合,并承诺通过合并分销网络和新产品开发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交易背后的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积极的成本削减措施,包括零基预算,这要求管理者每年从头开始证明每项支出的合理性。起初,这种方法似乎很成功。到 2019 年,布里托提前一年实现了 32 亿美元的协同效应承诺,甚至超出预期 7.5 亿美元。然而,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不足以抵消出现的其他挑战。
货币波动很快成为一个主要问题。英国脱欧导致英镑贬值,公司以英镑对 SABMiller 的竞购受到重创。与此同时,巴西雷亚尔和墨西哥比索的波动也侵蚀了百威英博换算成美元后的收益,使得百威英博更难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债务。由于近 60% 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来自发展中市场,公司被迫削减了股息。
COVID-19 大流行的爆发带来了更多困难。全球范围内的封锁损害了啤酒销售,挤压了利润。通货膨胀增加了新的压力,全面提高了成本。过去十年间,百威英博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下降了四个百分点,现在的市值还不如收购 SABMiller 时的价格。
合并也未能兑现其超越竞争对手的承诺。交易时对百威英博的 1000 美元投资,包括再投资红利在内,如今只值 660 美元。相比之下,对帝亚吉欧(健力士的生产商)的同等投资将增长到 1400 美元,而对嘉士伯的投资将翻倍。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回报率将近三倍。
米歇尔-杜凯瑞(Michel Doukeris)于 2021 年接任首席执行官,现在面临着如何继续前进的艰难抉择。其中一个选择是效仿卡夫亨氏(Kraft Heinz)--同为 3G 支持的公司,现在也在平息自己在同一时期的大型并购--考虑拆分百威英博。然而,由于缺乏明显的业务单元来分拆以获得直接价值,这条道路变得复杂起来。
2019 年,百威英博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分拆了亚太地区业务,募集资金近 50 亿美元,并帮助减少了债务。但是,几乎没有剩余资产可以出售以获得类似的影响。该公司的重点几乎仍然完全放在啤酒酿造上,很少涉足其他饮料类别。
杜克雷可以考虑出售表现不佳的地区业务,或加倍努力发展南非等增长较快的市场,去年南非市场的销售额增长率为中等个位数。另一种可能是加大对无酒精饮料的投资力度--随着消费者的偏好从酒精饮料转向注重健康的饮料,无酒精饮料越来越受欢迎。收购像 Athletic Brewing 这样快速增长的品牌可以帮助百威英博抓住这一趋势。
百威还在处理因与变性社交媒体影响者的营销合作而引发的抵制百威的后果。这一事件凸显了在当今两极分化的环境中,品牌忠诚度的消退速度有多快。
百威英博的经验为其他考虑在食品和饮料行业进行大规模兼并的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规模和效率带来的预期效益可能会被不可预见的经济变化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所抵消。在道克利斯努力引导百威英博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行业观察家们正在密切关注他是否能找到重新增长的秘诀,或者该公司是否仍将成为未来交易者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