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市场向休闲消费和年轻人口转变

2025年 09月 15日

生产商们以轻盈的风格、创新的包装以及对白葡萄酒和低酒精葡萄酒的关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口味。

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ProWine 上海和香港项目总监 Josh Gu 指出。他说,虽然有些人认为中国葡萄酒业存在不确定性,但他认为中国葡萄酒业正在重新调整,这为准备好适应市场的生产商带来了新机遇。

近期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市场正面临挑战。企业在葡萄酒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传统的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成熟的销售渠道也面临压力。然而,顾晓鸣认为,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衰退,而是一种过渡。他指出,曾经拉动中国大部分葡萄酒消费的正式商务宴请和送礼场合现在已不那么突出。取而代之的是,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将葡萄酒融入日常生活,家庭消费也呈上升趋势。

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正在改变中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和享用方式。市场正在从正式场合转向更加个人化和休闲化的场合。对于国际生产商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顾晓鸣指出,易饮型葡萄酒越来越受欢迎,包装和形式的创新也变得至关重要。拥有多样化产品组合的生产商,包括传统红葡萄酒以外的选择,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Gu 强调说,人们对白葡萄酒的兴趣越来越大,尤其是雷司令和长相思等品种。他建议生产商优先考虑白葡萄酒,以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口味。随着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休闲聚会和清淡的饭菜中,平易近人的风格更有价值。此外,对低醇和无醇葡萄酒的需求也明显增加,这对以前完全不饮酒的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上海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ProWine Shanghai)本身也在与市场同步发展。现在,该展会已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展示会,它还将国际生产商与中国贸易买家联系起来,并提供教育论坛和大师班。上海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的观众情况反映了中国葡萄酒业的变化。虽然传统的进口商和经销商仍在参展,但美团、豆瓣、山姆会员店和 ALDI 等新零售和数字渠道的代表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半数以上的参观者来自上海以外的地区,显示了该展会的全国影响力。

顾晓鸣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现状形容为 "杠铃模式"。两端的需求都很旺盛:高端知名品牌和以价值为导向的日常葡萄酒。中端市场则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生产商如果能明确定位自己在这两端的产品,就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Gu 建议首次参展的企业根据当前的需求趋势调整其产品系列,重点关注白葡萄酒和可靠的低酒精度产品,并在展会前与地区买家联系,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曝光率。

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一些传统进口商最近也退出了展会,但顾国辉对中国作为葡萄酒市场的长期潜力仍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仍有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葡萄酒市场。新一代买家正在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不是短期的机会主义者,而是希望投资未来的合作伙伴。

对于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中遨游的国际生产商而言,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进行调整:提供更轻盈的风格、灵活的形式以及明确的定位,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顾晓鸣强调,上海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为生产商提供了一个与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的有效途径--这在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行业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优势。

上海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将于2025年11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主办方期待国内外利益相关方踊跃参与,共同应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