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0月 03日
过去二十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经历了重大变化。本世纪初,中国成为全球葡萄酒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收入的增加、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对国际产品日益增长的好奇心推动了需求的稳步增长。到 2017 年,中国占全球葡萄酒进口总值的 8%,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达到顶峰。
然而,在快速扩张之后,中国的葡萄酒进口量也在迅速下降。到 2023 年,中国占全球葡萄酒进口总值的份额已降至不足 3%。造成这一萎缩的因素有多个。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起了一场反腐运动,矛头直指奢华宴会和奢侈礼品,而这两者此前都曾拉动过高端葡萄酒的需求。这一政策导致高端葡萄酒消费锐减。
国家经济放缓进一步削弱了家庭消费能力。COVID-19 大流行加剧了这些挑战,导致中国葡萄酒消费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间下降 47%,降幅远高于啤酒或烈酒。贸易紧张局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2021 年至 2024 年期间,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高达 218% 的关税,实际上将其主要供应商之一拒之门外,并使市场动态向法国和智利等国倾斜。即使在关税取消后,波动性仍是该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尽管遭遇了这些挫折,但中国仍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这表明,如果经济条件改善,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香港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对比:香港与中国大陆有着相似的文化渊源,地理位置相近,但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却比中国大陆高出十倍,这得益于较高的收入和对国际趋势更开放的态度。
展望未来,行业分析师认为,如果人均收入继续增长,中国市场将出现复苏迹象。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他们对优质葡萄酒和独特体验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而不仅仅是追求知名品牌。这种转变将有利于中档葡萄酒生产商和那些能够讲述其产品起源的葡萄酒生产商。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房地产行业的不稳定性以及脆弱的消费者信心继续给国内外生产商带来不确定性。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葡萄酒企业需要耐心和长期投资。与当地经销商建立稳固的关系、适应地区偏好将是驾驭这一复杂市场的基本策略。
虽然近年来中国作为葡萄酒进口国的势头有所减弱,但仍是全球葡萄酒行业的战略重点。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尚未开发的潜力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轨迹将对国际葡萄酒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全球生产商而言,了解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对于他们在持续的经济和政治变革中规划长期发展至关重要。